从嫌弃到被收藏!腰封的高光时刻:有人视它为情书有人把它做成了艺术品如果在读书人中做一份“你买书时最讨厌的东西是什么”的问卷调查,腰封不出意外会高票入选。大家对腰封的声讨和吐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出现一下。
腰封真的“十恶不赦”,如此令人讨厌吗?其实不尽然。如果你家里有腰封,也别总想着丢掉,最近就流行将腰封进行二次创作玩出各种新花样。文末有攻略,很适合家长带孩子一起玩起来。
腰封最早源于日本,因为陈列在书店的新书,都包裹着塑料膜,为了不影响封面设计,又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书的内容,从而出现了腰封。
但是现在的腰封,为了营销有的早已背离了本来的意义,在腰封上印着夸张的广告文案和各种名人推荐。
对于腰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对腰封深恶痛绝,书买来后第一件事一定是把腰封毫不留情地撕掉扔进垃圾桶。甚至看到腰封上的名人推荐,便直接放弃了买书的。
02懒人习惯一只手把书直接插进书堆里,但腰封的存在这一动作常常受到阻碍,只好两只手先分开足够大的间距,还得照顾到腰封别被卡住,不然容易撕破;
早在2009年,就有豆瓣网友组建了“恨腰封”小组,迅速引发千人响应。小组介绍里直接表示:“最恨拉上一大帮所谓名家的名字吓唬人的腰封,殊不知,名家都是双刃剑,很多读者也许就因为厌恶名家,反而不买这本书”。
对于腰封的看法,做书人与读书人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分歧。先锋书店曾用“如果没有腰封,那些腰封上的话并不会消失,而是都会被直接印在书上”来为腰封辩护。
成都时代出版社旗下人文出版品牌“另起一行”的品牌联合创始人侯雯雯一度也对腰封十分排斥:“当我还是读者的时候,我很讨厌腰封,觉得腰封是对我的‘冒犯’。”
她认为腰封有点像地摊的“吆喝”,仿佛在说“快看我,快看我,我有多么好,有多少名人读过我......”。而她看书有自己的体系和想法,下一本书读什么,不会因为这本书营销做得好,在那“吆喝”的很大声就会去看它。
当侯雯雯成为了做书人,她发现虽然腰封上只有几十个字,但这些字并不是随便放上去的,包含了做书人的心意在里面,是编辑写给读者的“情书”。
做得好的腰封,是非常讲究的,和整本书有互相呼应的关系。比如99读书人出品的短经典系列的腰封。
《中国科幻口述史》与《寻找河神》是侯雯雯及其团队最近出的两本新书。为了写出合适的腰封文案,整个团队讨论了很久。她发现腰封文案只考虑简单不浮夸还远远不够,作为一名图书编辑,不可避免地要去思考营销,思考腰封对营销可以起到的作用。
即便如此,她依然不喜欢“按头营销”式的腰封文案,她认为书与读者之间,冥冥之中有它们自己的缘分:“书会遇到自己真正的读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做书人的心意呈现在上面。”
学戏剧硕士、凤凰颐合含氧量编辑马乙鑫提出了一针见血的观点:“需要诟病的不是腰封,而是腰封应当如何更合理、环保、‘得体’的存在。互联网时代,线上的词条与书籍介绍,也是腰封的延伸。”
虽职业身份为编辑,但马乙鑫在生活中更漫长的身份依旧是读者,作为读者也需要腰封/封面更多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初判购买价值。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腰封都让人“讨厌”,我们恨腰封,其实是恨那些文不对题、言过其实、胡编乱造、耸人听闻、不知所云的劣质腰封。
不同于一开始对腰封的“深恶痛绝”,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收集腰封,将腰封DIY成了独一无二的装饰品,成为日常生活的点缀。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试一试,体验“变废为宝”的过程。
一个画框+一些没来得及扔掉的腰封,就可以收获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画框,摆放在家里。这种做法难度低、投入小,一个画框网上卖二十元左右,也可以线下去宜家买,款式比较多。
将腰封上的字剪下来“写”成诗。这个也是很适合带着孩子一起做的事情。既体验了动手的乐趣,又感受了创作的魅力。家长还可以通过腰封给孩子讲解装帧艺术、书系特点和借助腰封作为选书的参考。
把好看的腰封拿来当书签。遇到自己喜欢的腰封,但设计上却有所局限的,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裁剪一下,做成书签的样子,这样孩子看起书来也十分有动力。
将腰封进行裁剪、设计、粘贴,做成腰封手账。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基调,就像艺术一样,用不同的色彩、元素甚至是材质来表达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将腰封上有趣的图案、文字用剪刀剪成自己喜欢的样式,用双面胶或胶水贴在手账本上,能增加很多有趣的回忆。
将腰封收集起来兑换物品。一些书店会收集腰封用来做艺术装置。去年,成都的一苇书坊就曾公开宣布6t体育app官网入口,欢迎大家带上不要的腰封或者书皮来到书店,一定的数量还可以兑换咖啡、精酿啤酒、威士忌等。
当然,市面上不乏仍有一些图书愿意在腰封设计上花功夫,这些别出心裁的意外之喜总是可遇而不可求,值得被赞美和珍视。也让我们看到了在种种限制之下,书籍设计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