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t体育下载是谁把环评工程师推上了神坛这简直闪瞎了我的眼睛。是该说这个证越来越难考代表知识含量越来越高呢,还是说这个考试已经走火入魔了呢?
一个水平评价类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这么低,简直就是给这个行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环评也要走下“神坛”了。
林广清先生的文章《是谁把环评工程师拉下了神坛》,写得荡气回肠,读完久久不能平静。但是我想说,是谁把环评工程师推上了神坛?
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中心,目前全国已经登记的环评工程师约12000人左右,加上未登记的,应该有20000多人。
自环境部发布环评文件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来,环评工程师能力建设指南一直被当做讨论的话题,诸如由谁来评价更合理等6t体育。
根据2004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推行的第一年,估计考试通过率有60%。
在正式实施环评工程师制度之前,主要是通过上岗证进行管理的,而且编制环评文件大多是体制内的环科所。据此设定60%通过率,是合理的。
包括环评工程师在内的考试,从来没有公布过标准答案,也没有公布过评分标准,也不清楚是谁来评分的。
难道只有环保部门有所谓红顶中介吗?多少设计院、研究院,都为本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红顶中介脱钩,留下了很多令人唏嘘的往事。证书号甲级2801居然没有完成脱钩,直接走入了历史的滚滚红尘当中。
接到环评报告的第一时间,不是研究项目的工艺路线等内容,而是找模板。而一些有心人,早就在平时注意搜集模板了。
也就从这个时候起,每个环评工程师似乎都成了全才,什么项目都可以写,反正有模板,关键的工程分析照葫芦画瓢,部分就更不重要了。
由此也出现了一些奇观。同样类型的项目,源强有时候差数量级的倍数。又如A地的建设项目出现了B地的概况介绍。
据说监测人员有时候会看不起环评工程师。因为监测有一套管理体系,有高科技的分析仪器、试剂,还需要拿到CMA认证。
更绝的理由是,没有监测数据,环评报告可以完成吗?有时候一本环评报告已经写完了,结论都有了,却在等监测数据。
而即便如此,监测机构的危机感远不如环评机构。监测的业务似乎是迎来了春天:环评监测、验收监测、企业自行监测、场地调查等等。
资质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即刻废止,行业类别、工程师登记类别一下子没有了。环评机构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即便有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部门,在刚刚取消资质管理办法的时候,还要求对应类别,但是慢慢地也不得不“放开”。法律规定如此,不能违法呀。
即便有些环保部门对编制质量差的环评单位进行约谈、通报批评,但是又能怎么样呢?通报就通报,活照样干。
可以预见,即便是环境部发布正式的环评文件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也不大可能再提出环评工程师数量的限制要求,否则环评法就白修改了。
“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严重质量问题”根本就没办法下结论,除非出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
但是环评又确实有其特殊性,会做环评报告还怕做不了业务吗。就算是排污许可证,也离不开那一套。
下了神坛又怎样?从业者自然还会考取证书,哪怕考不到也熟悉了环评的相关知识,业务自然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