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通报、从重罚款、立案判刑!严惩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合理吗?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德阳市人民政府、德阳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和资深专家
自从国家发出“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的信号后,可谓是“大行动不停,小动作不断”。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也在极短时间内,反复出现在大众视野,成为继环保督察后,环保人重点关注的另一大“风口浪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相关机构的严惩措施也“纷至沓来”,大批通报、从重罚款、立案判刑、约谈警示......这时候,摆在一众第三方机构和环保人面前的、值得讨论的话题是:这合理吗?
一直以来,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在行业中拥有双重身份:它既作为企业的“治污保镖”,又作为政府的编外监管。
对于缺乏专业环保知识和技术的企业来说,它可以提供检测、治理、环评等服务,满足企业的环保需求。
对于难以全面监管所有企业环保行为的政府来说,它可以填补政府监管盲区,帮助督查和指导,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
河北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部分环评文件存在环评抄袭、关键内容遗漏、数据结论错误等情况,涉及5地10家排污单位,涉案金额达11.69万元。
福建某检测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中,水质检测分析时间早于采样时间,实际并未对所采水样进行铜和锌含量的检测。
浙江某纺织印染企业委托某第三方环保运维公司干扰在线自动监测设施,在外排泵出口管道处设有一处旁路,导致COD检测浓度与实际相差很大,帮助企业掩盖偷排行为。
浙江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环保设施自主验收时,用低浓度的生活污水代替企业的外排废水,出具虚假的验收报告。
此外,还有更多第三方治理单位偷排、第三方在线运维公司弄虚作假、第三方危废处理单位乱倾倒的法律纠纷等等,也难怪第三方被国家和政府重点盯上了。
明知道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甚至于生态环境部打出遏制造假的组合拳后,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为什么仍还愿意以身试险,甚至一犯再犯,拒不收手?
例如,在检测过程中隐瞒实际数据,让企业尽快合格通过,从而增加环保服务费用或者承接更多未来业务。
“有些非法排污企业只算投入小账不算生态大账,与动辄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治污投入相比,在环评、监测、验收等环节做点手脚无疑更‘划算’,一些环保服务机构抓住排污企业这一需求,双方一拍即合、同流合污。”江西某县生态环境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门槛较低、低价竞争、资质挂靠、虚假报告、劣质服务等成普遍情况,严重扰乱正常行业秩序。
“对于一些小的第三方机构来说,为解燃眉之急而招收不专业的人员,使得环保服务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环境状况。
因为种种原因,经营受阻、利润下滑成了很多规范的第三方机构的常态。为了承揽更多业务,维持企业经营,它们不得不“随波追流”,进行低成本、高收益的环境犯罪行为。
虽说是严惩,但从现阶段曝光的诸多第三方弄虚作假的处罚案例来看,主要呈现“数量多,但处理力度不大”的势态。
相当一部分弄虚作假的第三方只受到罚款处罚6T SPORTS,低至百元,上至十几万,打击力度略显薄弱,这也给那些游走违法边缘的第三方提供了造假的“勇气”。
总之,弄虚作假的理由千万条,不仅破坏了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形象,损害了实际生态环境,也降低了公众对环保产业的信心。
通报的方式和内容可能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谴责或诽谤企业,导致企业的商誉和形象受损。因此,在通报环保违法事件时,政府应该注重事实,避免夸大和歪曲事实,避免对企业不必要的打击和影响。
处于承担环保监管和技术服务等的重要位置,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环保服务,也为政府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数据和信息。
当政府处理第三方机构存在环境违法问题时,应该审慎权衡,注重事实,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手段,既维护环境安全和公共利益,也保障企业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不让它们“心凉”。
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合力解决,只有三方合作,才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激励企业积极开展环保行动,支持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环保产业的良性发展。
对于第三方自身而言,接受社会与有关部门的监督已经是无法避免的。既然回避不了,就向前看、向好看。
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主办的“工业窑炉协同处理固体废物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5月24-26日在四川德阳举办。
工业窑炉协同处理固体废物有利于化解区域废弃物处理处置的难题,是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促进企业减少能调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动水泥等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水泥、电力、钢铁等传统行业绿色转型,促进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区域产业共生、物质资源价值再造,实现企业与城市和谐共存。
本次论坛将结合国家宏观政策背景,邀请相关领导、行业资深专家和领军人物出席,共同探讨工业窑炉协同处理固体废物标准规范、技术路径及商业模式,推广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助力行业发展。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百余家水泥、钢铁、火电、炼油、煤气化、烧碱等企业,协同处置技术及上下游配套设备厂家等的报名参加,预计会议规模将达到300人。
冠名赞助、协办单位、支持单位、晚宴赞助、会刊封面、插页、企业专场活动申办和实物赞助请联系会务组商洽。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德阳市人民政府、德阳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和资深专家,以及华能、宝武、金隅、海螺、红狮、华新、金圆、中材、国能、诺客、壹鸣等行业龙头企业齐聚德阳,共同探讨我国工业窑炉协同处置行业的发展机遇和路径。
本次论坛集合了水泥窑、电力行业燃煤锅炉、钢铁冶炼窑炉、陶粒窑、水煤浆气化炉、有色金属冶炼炉窑等不同类型工业窑炉协同处理固体废物相关技术及项目运营案例,并有颠覆性的垃圾焚烧飞灰即时循环处理技术和方法,以及数智化提升固危废协同处置企业产能利用率等内容,为推动水泥等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水泥、电力、钢铁等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在本次会议期间,将分别就其牵头制修订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和《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召开专题讨论会,征求行业企业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修订建议。
3月期间的一份《关于保障危险废弃物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提案》(初稿)提到目前传统的危险废弃物焚烧处置行业的发展受到水泥行业无序发展的干扰不利影响,引起业内人士争议,部分专家甚至提出限制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种类,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全过程加强监管等措施。本次会议将就水泥窑协同处置行业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困难进行探讨,为行业发声,纠正偏见。